一笔备受争议的投资完成半年之后,掌管着中国2000亿美元外汇资产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公司(“中投”),准备再次下单。遗憾的是,中投的新选择仍难获得专业人士的认同。批评意见认为,缺乏清晰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理念,正在让中投变得“缩手缩脚”。
据报道,中投将购入价值1亿美元的中国中铁H股新股。中铁是一家中国内地大型国有铁路工程公司,即将在香港主板上市。
中 投为什么要去买中铁?这个交易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今年5月迅速做出购买美国私人股权基金百仕通(亦译作“黑石”)新股的决定后,中投的30亿美元迄今已 缩水四分之一。外界对投资百仕通诟病不断,是否对中投的投资选择产生影响?然而,正如资深投资家粟耀瑩博士所言,“批评是最容易的,人人会做”——困难却 最有价值的问题在于,肩负庞大中国外汇资产管理和增值责任的中投,到底应该怎样做投资?FT中文网邀请投资银行家和专业资产管理人士,把脉中投现状,建言 中投未来。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http://ftafp.allyes.com/main/adfshow?user=ftafp|Business|in_article_ad&db=ftafp&local=yes&js=on"></SCRIPT><NOSCRIPT><A HREF="http://ftafp.allyes.com/main/adfclick?user=ftafp|Business|in_article_ad&db=ftafp"><IMG SRC="http://ftafp.allyes.com/main/adfshow?user=ftafp|Business|in_article_ad&db=ftafp" WIDTH=300 HEIGHT=250 BORDER=0></a></NOSCRIPT>
此次“空中圆桌”的参与者包括:瑞信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高盛投资银行家胡祖六,道富环球中国总监李婷,中国皇后资本(香港)创始人粟耀瑩博士和亚盛(中国)副总裁张明博士。
“买个IPO,意义不大”
“选 择‘打新股',是因为中投的盈利欲望非常迫切。”社科院张明博士评论说。张明同时亦是日本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rs Co)亚盛(中国)副总裁。按《钱经》杂志估算,目前在中国A股打新股平均回报为108%,而在香港打新股的平均回报也可达到25%。
张明 认为,两个原因对中投产生了空前的盈利压力。一是在人民币年平均增值率达到5%、中国一年期国债的收益大概为4%的背景下,中投以人民币计价的收益要达到 国债的收益就需要高于4%。第二,投资黑石出现巨额亏损,令中投受到市场和一些政府人士的批评,亟须用新投资来扭转局面,证明自己。
但备受中小投资者青睐的“打新股”策略是不是同样也适用于主权财富基金?从中铁H股的基础投资者名单来看,除了中投之外,同样也包括管理新加坡外汇储备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
“买个IPO,意义不大。”高盛投资银行家胡祖六认为,一方面,广义上只要不是用中国外汇储备在境内做人民币的投资,不涉及换汇、结汇,投资中国的公司、股票都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另一方面,中国内地公司发行H股,本意在于融得海外资金。中投用中国的外汇储备去购买H股新股,等于重新把中国钱投回国内,显然背离了境外上市的原意。“如果这个机构只是去买H股、红筹股之类,没有真正走出去”,胡祖六说,“我想战略意义不大”。
一度有传言称胡祖六会进入中投最高管理层之列。
“比较奇怪的一点,投这么少的钱在一个交易里,是为了什么?”瑞信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表示,在中投2000亿美元的整个投资组合里,这个投资太零碎,没有多少意义。
外汇储备基金用来做什么?
“参与IPO并无所谓。”陈昌华指出,中投转而投资中国公司,实际涉及到的问题是——中国成立这样一只外汇投资基金来做什么?
陈 昌华认为,一般而言,外汇投资基金最主要的功能是多元化资产(diversify holdings),因而通常不会购买本国资产。因为需要动用国家主权基金的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国内出现较大危情,比如汇率受到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 与中国相关的股票或资产也难有好的表现,加大了变现的难度。所以从本质上来看,外汇投资基金应该投向与本国关系不大的领域,以避开本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从 而实现更好的避险目的。
但中投成立的目的和实际扮演的角色似乎天生就存在矛盾。
张明认为,中投成立的考虑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外汇储备的收益率,二是为了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但实际中,中投需要同时完成纯市场和政策性的双重任务。
比 如,中投的子公司汇金承担了国内金融业改革的责任。汇金以较低价格投资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上市时获得了很高的收益。但这样的收益并非来自市场化运作,而 与行业的垄断性有关。对比之下,投资百仕通则是一个市场操作,收益取决于市场行情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程度。“如果让汇金继续政策性的业务,而中投专注市场性 业务,效果可能更好”,张明说。
怎么看“黑石”亏损?
根据11月21日英国《金融时报》,中投对百仕通的股权投资帐面亏损已达到7.51亿美元,为其总投资额的四分之一。然而相比公众的激烈态度,业内人士对此的反应大多较为温和。
道富环球李婷认为,中投对黑石的投资属于战略投资,应从长远来判断,短期涨跌并不是最主要的业绩衡量标准。李婷举例说,中国社保基金在投资国内上市公司时,也曾被批评说买亏了。但两年后再看,实际上中国社保基金是在市场低位买进的,现在的回报率都很不错。
中国皇后资本粟耀瑩则认为,黑石亏损固然说明管理投资风险的重要性,但投资经验皆缘于投资实务,赚钱赔钱都是经验。不应对中投过分苛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黑石”压力明显对中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胡祖六表示,投资黑石,至今的结果不是那么如人意,致使中投有些缩手缩脚。去投资到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感觉上似乎风险会小一些——但这样的想法,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中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投应该怎么做投资?
张 明认为,应该调整对中投的业绩评估方式。用人民币计价的方式来评判中投的收益率过于苛刻,可以考虑如引进摩根斯丹利MSCI为基准,评估中投的投资表现。 让中投集中投资海外金融市场,用美元计价的方式来计算它的回报率;而汇金主要投资国内金融业,其评判标准参照政策性基金。
道富环球目前管理 着20多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基金。李婷认为,对主权基金而言,应兼有对两个方向的考虑。一是长期投资,不受诸如油价或股价等短期波动的影响。只要资产配置得 当,有好的风险控制,短期涨跌不会对投资回报构成决定性影响。其次是属于战术投资,会根据市场变化,做一些小幅的调整。
瑞信陈昌华表示,在理念上,中投应该有一个概念——市场是有周期的,不能跟着市场走太多;其次,应该以“分散风险,资产增值”为主要目;还应具有全球化组合投资的观念。
在实际操作中,既然以追求收益为目标,就不能去追求影响力。要尽可能低调行事。几千亿资产目标太大,容易动辄得咎。可以首先将一部分资金外包管理。新加坡GIC是这样来做的,香港整个的MPF(另注:强制性公积金)也是外包管理。然后可以选择全球性的大公司进行股权投资。
从管理上看,应该让非常专业的团队管理主权基金。具体分两个层次,董事会层面可以是各个政府部门的代表,但操作层面,需要懂投资懂海外市场的专才,需要一个纯粹的管理团队。
粟 耀瑩认为,中投未来的投资重点可以放在两个方面。首先应抓住“中国为用家”(另注:“用家”为“客户”之意)。目前很多国际投资机构,操作上都是先去购买 中国所需要的东西,再倒手卖给中国。“中国为用家”,即中投买下中国需要的东西,主要是以金融资产的形式。然后,让中国产业的成长为已有的金融资产增值。
其次,应该注意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市场。当外资在投资中国的经济成长时,中国应该学会向前看——投资其他国家的成长,比如投资俄罗斯资源类公司的IPO、印度的基建等。中国看非洲已看得非常清楚,现在就是如何切入的问题。
在对外投资之初,中投可考虑与有多年成功投资经验的香港家族基金一致行动,以增加经验和信心。其次,在同一个趋势下,可以有不同的投资方法,需要投资人才进行创造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