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7日星期五

房价开始下降

从2006年深圳市民邹涛发起“不买房运动”开始甚至更早,房地产开发商和广大购房民众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房地产开发商成了新“地主”,广大购房民众成了“房奴”。“不买房运动”虽然不了了之,但是人们对房地产开发商的不满已经日益膨胀。

2007年,碧桂园在香港上市,首富是26岁的杨惠妍;SOHU中国在香港上市,潘石屹夫妇也风光了一把;2007年的福布斯排行榜前十名中,房地产开发商异军突起,占领了排行榜,以下是:

1
/
杨惠妍
26
1211.5
碧桂园 广东 佛山 房地产
2
2
许荣茂
57
544.3
世茂集团 上海/香港 / 房地产
3
9
郭广昌
40
362.3
复星国际 上海 广州 钢铁、房地产、医药、零售、金融
4
6
张力
54
358.8
富力集团 广东 广州 房地产
5
19
张近东
44
336.1
苏宁电器 江苏 南京 家电零售
6
/
彭小峰
32
286.6
赛维LDK太阳能 江西 新余 太阳能
7
235
张欣
42
285.3
SOHO中国 北京 / 房地产
8
66
卢志强
56
279.8
中国泛海控股 北京 / 金融、房地产
9
3
荣智健
65
272.2
中信泰富 香港 / 基建、特钢、航空、发电等多元化集团
10
1
黄光裕
38
271.5
鹏润投资 北京 / 家电零售

2007年,国家连续几次下令要降房价,但是前几次的举措都没有成功;两会的时候,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北京高调宣布,广州的房价必须要降下来,但是后来的几个月,房地产商很没给张广宁面子,房价仍然是一路上升。

与此同时的深圳市,房价已经高到了离谱的地步。邹涛发起了“不买房运动”之后,确实有很多人不买房,处于观望的状态,希望房价下降;而房地产商则绷着,坚持房价不回落。民众和房地产商的角力最终以民众的恐慌,大肆买楼给告终。也据说有香港人大规模到深圳买房的原因,深圳市的房价已经高到2万甚至3万一平米了。有故事说,某个房地产商放盘的时候,200套房,有几千人抢购,开盘不到一个小时,开发商就说房子已经售完了。而民众传言,是因为房地产商根本就不想卖方,其实大量房子都没有卖出去,开发商“捂着”房子不卖,就是看好了后面房价还要一路飙升。一方面是人民需要房子,迫切的盼望开盘;另一方面是房地产商坚持少卖或者根本不卖,从而造成了房价不断、不断上升。

2007年,广东省连续出了几次的地王,以下是我能够搜索到的地王:

    1. 2007年7月12日,广东省东莞市土地交易中心,万科以26.8亿购买东莞塘厦大坪地块。26.8亿算是很高了,但是金地地产仍然认为自己已经举了牌,但是主持人的速度太快,所以没有抢到这块地,表示了不满。业界认为,东莞这块地的项目建成之后,售价要在25000以上;
    2. 2007年9月11日,白云区云祥路地块经过137轮竞拍,成为新的地王

一方面是房地产商以近似疯狂的价格拿地,另一方面是购房越来越成为一种投资,所以第一次置业的反倒在减少,更多的人是作为一种投资在买房。老百姓对房子的价格怨声载道,而政府也许诺将会保证人民的居住问题。2007年10月份召开的十七大,将住房问题作为关系到民生的大事,从而从最高决策层定下了基调——一定要解决住房问题。温家宝在访问新加坡的时候也表示,经济适用房大多数是面向中产阶级的,这个可以作为一个标志,标志着住房问题成为中央最高层的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

与此同时,大约从2007年10月份开始,关于房价下降和房地产交易量减少的消息在不断的传出。深圳市接连传出有几家房地产中介的老板携资金逃走的消息,广州也有房地产中介准备关门、员工讨薪的消息。据说有的楼盘原计划开盘价是1万左右的,但这两个月下调到了8000左右,交易量仍然是不尽人意。

本周和同学健身得到的消息是,深圳有房主急于脱手房产,但是在一个月之内价格下降了20万,仍然没有卖出去。

看最近舆论的消息,房子的价格应该是真的在下降,但是据说有银行房贷额度已经完成,无法进行房贷的因素在内,所以,是否真正的房价在下降,还需要到2008年的1月份再来判断。

希望房价真正的回落,希望房价的回落不会影响到整体经济的发展。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