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日报 蔡澜2007-05-19草草不工 Pho与Bun
到了胡志明市,除高级美食之外,当然得嚐嚐最基本最受大众欢迎的牛肉河粉了。如果能学个准确的发音,是对当地人的一尊敬。越南河写为Pho,不可以英语的Fo去叫。用汉字,只能以「忽尔」发音,而那个「尔」字要提高,拉得长长地。我安排了四家,依照次序带两位女主持试味。国内来的涓子,没有吃过,已觉第一间很好吃,後来愈吃愈好,最後的那家,连杨峥也大赞。但我觉得一山比一山高,最好的还是在海外墨尔本的「勇记」。
Pho已经渐为香港人接受,一间开了又一间,有势如春笋的迹象,事实上它很美味,并不逊日本拉麪,在香港流行起来,并不出奇。主要的是汤底,要用一大堆牛骨去熬,最好是加点鸡骨,味才复杂。肉也要大量,最後是香料了,着名的连锁店Pho 24,非指二十四小时营业,而是用了二十四种香料。香港的Pho,做得出色的并不多,汤底的熬成,虽说不易,但到底不是什麽高科技,失败又失败,总有一天做到与众不同的。
最重要,还是肯到处去试,用比较才知道水准如何。另一种还没流行起来的是Bun,也不能照字面读成「本」,发音近於「不闻」,最後的「闻」字,也要拉长。香港人称之为「檬」,一个以B字,一个以M字开头,根本与越南人的叫法不同。Bun是一种米线,越南人说Pho像河粉,受到中国人的影响,Bun才是地道的。吃法有凉拌,加汤或用米纸包紮三种,配料各异。我们去的最好的一家,叫Bunta,主人是海外越侨,很年青,发誓要将Bun发扬光大,下重本开了这家店。吃法多,也适合香港人胃口,大家何必纷纷开Pho?来一开Bun专门店,也应该有生意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