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没有让我失望
说实话,在看《梅兰芳》之前还是有点替陈凯歌担心,以至于觉得首先要比若干年前他自己拍的十分钟短片《百花胡同》要好才行。不过,看了电影之后,终于放心了:只要凯爷不急功近利,好好的拍,他还是能弄出好东西的。
这部电影说到底还是剧本扎实,据说陈凯歌曾经给严歌苓下过“每一句都要有隐喻”这样的命令,剧本真的是很下了功夫,所以好演员才能够发挥的更好。王学圻扮演的“十三燕”真的是出彩的角色,在抬高梅兰芳的同时却并没有贬低十三燕,反倒是从另一个角度让十三燕发出了光辉。而孙红雷扮演的邱如白也是非常出彩,以孙红雷这样的性格演员,邱如白这样的角色简直有点给他度身定做的感觉,把一个热爱梅兰芳并且不断提升梅兰芳的人演活了。不过老实说,把疯狂追求孟小冬而试图杀死梅兰芳、却最终失手杀死无关人的责任和要求梅兰芳为日军演出两段公案都推到邱如白(也就是历史上梅兰芳的“戏袋子” )的身上,就有点不厚道了。
英达扮演的银行老板“钱袋子”的角色不可谓不精彩,不过可惜的是这哥们儿这一类型的角色也太多了点,所以倒没有觉得有多好。
章子仪的戏份其实并不多,至少比陈红的少多了;虽然开拍之前梅家答应梅孟的乾坤颠倒之恋一定要拍,不过我想显然福芝芳才是梅葆玖的生母,历史上的梅孟,显然远比电影中要戏剧得多;而孟小冬最后嫁给了上海青帮的流氓头子杜月笙则更是大赚眼球的戏份——这正是最后1945年左右的事情。关于孟小冬的故事,香港吕良伟演出的杜月笙传记的电影《上海皇帝》和《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都提到,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翻看一下那两部电影,在里面出演孟小冬的是叶童,虽然漂亮程度不够,不过叶童的演技却也不差。至于在电影里面一露面把“梅大爷”真的叫成“大爷”,虽然场面上看着有戏剧的气氛,不过对一直在北方混、被称为冬皇的孟小冬,是万万不可能不知道场面上应该如何称呼人的,所以,多一个亮点的同时也多了一个瑕疵。
至于在电影宣传的时候,章子仪说有兴趣为孟小冬专门拍一部电影的说法,我理解为章子仪对影片中的戏份过少而表示不满罢了,这小妮子,绝对不是个善茬。
曾经一度听说戏里面至少会有一个阿娇同学的背影——自从艳照门和冠希腊肠同场竞技名扬天下之后,想要在电影中露一下脸是绝对不可能了;不过……,也没有看到阿娇的背影,貌似结婚的时候被大红喜布蒙住的那坨东东就是娇娇同学了——真是难为她了,比冠希在《蝙蝠侠之暗黑骑士》还惨,因为如果手疾眼快按暂停的话,至少还可以在那部电影里看到冠希的脸;而娇娇,则在盖头被掀开的一刹那……,被切掉了。
电影倒是很好的表现了梅兰芳的性格,因为历史上的梅兰芳,性格就是“无可无不可”,总是在形势面前被动的顺从,只要不违反他的“大节”,比如给日本人唱戏等,就完全凭着世事和朋友推着他走,而也就是这种性格也才最终成就了梅兰芳的一代宗师的地位。
梅兰芳生逢其时,处于一个乱世之中却能够在各种力量之间游刃有余且借力向上。影片拍到1945年嘎然而止倒是也避免了将建国后的政治因素过多的引入到电影中。网上流传很广有一副梅兰芳在党旗下宣誓入党的照片,其实,以梅兰芳纵横伶界这么多年,各路诸侯、军阀甚至是做过皇帝的袁世凯,他又哪个没见过呢?对世事的洞察早就如隔岸观火,又怎么可能真正的信服哪个政党呢?不过是又一次被人摆出来做一个招牌而已。而这一次,他就算是知道,却也不敢再蓄须反对了。这部电影除了无可避免的时政如日本侵略等之外,没有涉及任何国共两党的关系,甚至连这方面的一点点暗示也都没有,虽然是让梅兰芳很“干净”,不过在当时的情形之下、以梅兰芳的影响,竟然没有国、共的争取,还是有点罔顾历史的。但对于凯歌来说,倒是一个很好的处理,可以展现一个完整的艺术家形象而不用担心政治因素而被人唾骂了。
由于都是表现京剧的,所以这部电影中依稀可以看到《霸王别姬》的痕迹。但陈凯歌处理得很好,和《霸王别姬》是两个不同高度的高峰,势必也是陈凯歌自己的另外一个新高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