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6日星期二

一首歌为什么敬三代?

一首歌为什么敬三代?

   想当年有一首歌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四处传唱,这就是献歌《走进新时代》。当初听到它的时候,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把我给“雷”到了。歌中如此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继往开来的领路人,……”

    听完之后,喷饭之余也禁不住要一声断喝:一柱香居然要烧三代,你们是何居心?难道就不怕三位老同志在下面为了争香火打得头破血流吗?哦,对不起,有一位还在上面……

    一菜三烧、一鱼多吃,倒是符合当前经济危机下的恶劣形势,看来词作者早就跟家庭巧主妇学到这手了;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既然大庙小庙都上了香,那么无论如何都是政治正确,还有谁敢说三道四?搞艺术的,居然把心思都放在这上面了,怪不得一帮如艾未未、陈丹青之流的老愤青整天对国内的艺术家非常不爽。

    现在,这首歌终于又有了新版了,广州电视台在12月14日播放一台纪念三十周年的晚会上推出一首堪比上一首的又一“杰作”,就《永远的春天》上的一首歌曲。为了找这首劲歌,我已经在Google上辛辛苦苦的找了半天,现在还没有找到;如果找不到这首经典之作的话,实在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此歌应该传世,让世世代代都知道有这样的歌曲。这首歌曲是男女合唱的,大概的意思就是歌颂春天、歌颂改革开放,纪念三十周年嘛,本也就无可厚非的,但是歌词确实是口号堆叠、术语满篇、雷人得很。因为没有找到原词,所以只能把其核心的意思描述一下:

    那个春天我们迎来了……
    三个代表是永远高举……
    科学发展是崭新的起点……

    在没有原词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将这首歌的意境体现出来。不过其核心意思已经是表现出来了,这就是政治正确、罗列术语、歌三代:春天、三表、科学发展,政治口号用的无比纯熟。

    尽管和《走进新时代》一样,歌颂当代的时候尽量把前面捎上,不过我仍然感到迷惑:东方红哪儿去了?为什么不干脆一口气顺下来,就象“马恩列斯毛、邓江胡XX”?没有了前面的东方红会不会让某些领导不爽从而遭到批判呢?歌三代会不会就因此形成习惯而让我们的年轻人遗忘过去呢?词作者需要好好反省。

    如果按照他们的做法,那么汉朝末年,是不是应该这样唱:桓帝勤政服务百姓呀,灵帝操劳为了人民;到了咱们汉献帝啊,光辉形象照我心!呀照我心!至于文景汉武之流,虽然也是成绩卓著,不过既然已经是陈年流水账了,干脆就唉呀呀,去他娘!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早就忘了谁是谁了,还怎么会有《汉武大帝》这样的电视剧出来呢?

    既然说到这儿了,把下面几句歌词也晾一下:

    唱支山歌给D听
    我把D来比母亲
    母亲只生了我的身
    D的光辉照我心

    每次听到都感觉到由衷的不爽:一个“只生了我的身”的“只”字,那种毫不掩饰的蔑视尽皆毕露,仅此一字,其人已可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