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4日星期五

2008电影关注列表:《破事儿》

从『偶像陶杰』的博客上看到《破事儿》这部电影的介绍,觉得非常精彩,属于小人物的感动:
苹果日报 陶杰2007-12-26黄金冒险号 大头阿慧

七个生活短篇,合成一出《破事儿》,其中最出色的片断
,百分百国际水平,放到像《我爱巴黎》那样的法国杂锦小品里都毫不逊色,就是Stephy和阿娇合演的《大头阿慧》。故事讲中学两个女生的经历:阿慧把阿琪(Stephy)当做好朋友,只因为大家都喜欢陈百强的歌,曾经一起合唱,参加校际歌唱比赛。后来阿慧认识了一个车房技工,肚子大了,她一度向阿琪借钱堕胎,阿琪有足够的存款,但没有借给她,劝她跟「车房仔」结婚。从此两个好朋友走上不同的路,在十多年后的旧生聚会重逢。阿慧在台上,点了陈百强的旧歌,邀请好朋友上台一起合唱。阿慧婚后家庭美满,丈夫当了老板。《大头阿慧》把香港女孩子的嫉妒刻划细腻:两个女生之间,一个傻乎乎的,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好运气,被她的知心好友暗暗嫉妒着。明明有钱,却不借给好友堕胎,反倒造就了一个美满的家庭,而自己却所托非人,到了三十岁,才尝到命运的苦杯。《破事儿》以这个故事最感人。香港这个城市,本来再难创作感人的小品,因为金钱物欲淹没了真性情,香港不再是一个浪漫的地方。但是《大头阿慧》却在低层生活中重新发现了romance,一丝也没有造作,对白真朴自然。女主角阿慧跟车房仔Juno相爱,一起在车底下修车,她为他拿着一盏大光灯,看着他用「士巴拿」把螺丝上紧──这应该是港产片十年来难忘的其中一景,因为来自现实。最后的寂寞人,反倒是阿慧的好友阿琪──一脸的冷傲,抿着嘴角,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这样的香港妹,在油尖旺,随便伸手捞就是一大把,本来不讨好的一个小角色,在导演的塑造下,变成一个苍凉的人物。《破事儿》是二○○七年香港人的故事,有的荒诞,有的似是无聊,却是当下香港三十岁以下的市民写照。还有一个片断叫《增值》,讲杜汶泽嫖妓,暗中爱上了大陆妓女,也道尽了大都会人的隔阂和孤绝感。爱尔兰作家乔哀斯的短扁小说集《都柏林人》也是讲这样的小人物、小感性,香港毕竟不是二十年代的都柏林,感性之处,却遥相呼应,六十元的票价,单看《大头阿慧》就超值了,但要细心赏看,如何浓缩地讲一个人性小故事,像齐白石画虾,三两笔把两个人物写得鲜活,不必跟荷李活强争,这才是香港电影的方向。...

从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这部电影是彭浩翔导演的,于是就要列入2008电影关注列表了。既然是一个新年开始,那么不如将2008年关注的电影和看过的电影列出来,年底的时候想要串起来也就方便得多了。彭浩翔的电影,至少到目前为止,是绝对原汁港味的,这在现在是越来越难得了,香港的电影想要发展的好的话,保持自己的特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了自我,香港电影的前途也就堪忧了。看一下2007年的电影,从刘德华投资的《兄弟》,到三巨头的《铁三角》,以及到陈可辛的《投名状》,都是为了迎合内地的市场是部分的失去了自我,变得不那么“香港”了。听说冯小刚的下一部电影《贵族》就是由彭浩翔在操刀编写剧本,非常期待!彭浩翔的编剧能力绝对不会让人失望,导演能力也不会,这从他之前的几部电影已经可以看得出来了。说实话,香港导演里面,以后比较能够超越徐克、吴宇森、刘伟强等这些大导的,彭浩翔绝对可以算一个。另外值得说一下的就是冯小刚的运作能力越来越强,记得好像去年还是前年的时候,王朔就痛批国内的编剧,尤其是张艺谋的御用所谓的“文学师”,说他们的水平都差得很,应该请刘恒来写剧本,刘恒写剧本的能力绝对是国内最强的;冯小刚果然就在《集结号》里启用了刘恒,虽然还没有看,但是这部电影已经在网上赞声一片了,终于有一部战争电影突破了中国传统而又俗套的『高大全』的形象,就冲这一点,冯小刚为中国电影也是做出了贡献的。

彭浩翔在2007年的一部电影,名字叫做《出埃及记》,讲述一个离奇的故事,有任达华、张家辉、温碧霞出演,我认为也非常精彩。另外说一句,这部电影在国内被禁,据说电影局的说法是:“国内没有这样的组织”(电影中有女人联合起来,杀死男人的一个组织)。傻逼广电局,总是弄一些搞笑的理由,操你妈的,难道你们国家有擎天柱、霸天虎领导的博派和狂派吗?既然没有,为什么还要引进《变形金刚》?算了,这帮傻逼注定会自取灭亡,没必要为这帮鸟人生气。

《破事儿》:高度期待
期待理由:被平凡感动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