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7日星期二

为什么对国内网站不投信任票
如果把我所有注册的网站都过滤一遍的话,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国外的网站都是用我的Gmail注册的,而几乎全部的国内网站,无论口碑有多好、用户有多推崇,在注册的时候,我都选择了我的新浪或者是163的邮箱。我觉得,除了我的崇洋媚外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深层信任度的问题。我对国内的很多网站都极度不信任,不知道你的注册信息会被多少人通过不同的渠道知道,也不知道会被用作什么用途,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总之,我不信任,坚决不信任。

因为今年要做些事情,所以注册了公司,自从注册之日起,到今天为止,到底有多少个财会公司、卖发票的、卖各种各样稀奇古怪东西的找过我或者是发过短信,已经没办法统计了,说一天至少一个估计也差不多,我可以想象,当公司在工商注册之后,先是工商的相关人员将信息卖给了一些公司,然后是税务也将这些信息卖给了一些公司,然后又经过层层的倒手、专卖,这些信息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手,然后就变成不知道有多少公司在和你联系、在告诉你他们可以帮你做帐、可以帮你报税、可以卖给你发票、可以卖给你黑车甚至是可以卖给你机关枪和手榴弹。中国的诚信就是先从政府部门开始倒塌的,为了利益,什么用户的私隐,根本无足轻重。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国外网站都让我信任,最近一个让我不信任的网站就是Facebook,这个号称要做第三代操作系统的网站,原因就是,当我在注册Facebook的时候,它让我输入邮箱,毫无悬念的我输入了Gmail的邮箱,然后要我输入密码,英文,没看太明白,于是就输入了密码,结果将我所有的Gmail联系人都给调了出来,然后问我,是不是要邀请他们全都使用Facebook?我毅然的点击了No,然后想:既然可以拿到我的Gmail联系人,当然可以拿到我Gmail里面的任何资料包括邮件,只是它拿或者不拿的问题,只是对它有用或者没用的问题。Facebook可能不介意我,但是我很介意我的信息。而且我总是在想,既然我输入了密码,理论上Facebook就已经保存了我的Gmail密码,它什么时候想进入我的邮箱都可以进入,于是将Google的密码统一做了修改。

我最早的邮箱是163.net的,记得当时应该是1M或者更低;然后就是263的,263当时很火,但是263同样做了一个混蛋事情就是突然有一天263说,我不做免费邮箱了,然后一段时间就将所有的263免费邮箱干掉了,这就是我不太信任国内网站的开始。后来记得eLong最早推出的88M邮箱,在当时可是巨大的容量,eLong邮箱推出的时候,大家很有一点奔走相告的感觉,就是现在Google给我开10G的邮箱也比不上当时的88M的那种惊喜。可惜eLong的邮箱几乎没有怎么用,现在好像eLong也不做邮件服务了。在Gmail出现之前,我没有一个固定的免费邮箱,更主要的是通过公司邮箱进行业务上的联系,免费邮箱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可靠。像一些抽奖活动所标明的:本公司拥有最终解释权。最终解释权的意思就是如果有一天你的邮箱出了问题,你致电那家公司,那家公司告诉你说:“对不起,刚才拉屎的时候服务器掉到茅坑里了”是完全合法的,你完全不能质疑的,也完全不能有异议的。然后人家告诉你说:“免费时代,就是这样的。免费的,还不够你臭屁的?”直到Google出现了,才彻底的扭转了“免费就是垃圾”这样的一个概念,Gmail就是免费的,但是Gmail可以说比世界上任何收费的邮件系统都要好上最少100倍,怎么样?在Gmail出现之前,我觉得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一个sina、163之类的邮箱是挺丢脸的一件事,因为这表示你公司根本没有邮件系统,那就表示你一定是一个小公司;但是在Gmail出现之后,我就堂而皇之的把他印在了我的名片上,然后觉得这种免费就是一种个性,丝毫没有一点因为是免费邮箱所以要羞愧的感觉。当然,现在除了免费邮箱之外,公司也还没有自己的邮箱也是一个原因。

现在,我查看Gmail的几率是每天至少一次,经常在工作的时候,Gmail处于连通的状态,如果有人想找我的话,可以通过Gmail发送邮件,也可以通过GTalk的网页版来聊天。我的基本上所有的信息、搜索记录、文档、照片,都在Google的服务上,怪不得现在这么多人担心Google开始作恶,我也有点担心了,现在对Google的依赖性太强,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