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9日星期二

刘慈欣的《球状闪电》:恢宏大气的科幻力作

刘慈欣的《球状闪电》:恢宏大气的科幻力作
最近这几天,刘慈欣的《球状闪电》我已经看了差不多两遍了,感觉上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才真正让人信服与作者的想象力。科幻作品我看得并不多,尤其是国外的,比如像凡尔纳等等,一律基本上没看,主要是叙事方式让我没感觉,可能主要是翻译的原因;中文的科幻作品,之前主要是倪匡的卫斯理系列,其实卫斯理系列很难说是纯粹的科幻作品,是集成了武侠、科幻、惊悚、恐怖等一系列流行的因素在里面的大杂烩,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更像是悬疑,因为对于很多故事,倪匡只是简单的将原因归咎于外星人或者外星文明,并没有自己搭建起一个科幻的世界来解释所有的事件,这样做是非常省力的做法,但是也有点不负责任,所以倪匡的作品看到最后总是觉得不太过瘾,虎头蛇尾,没有结论。和倪匡的作品类似的还有若干年之前红透半边天的美剧《X档案》,基本上也是这样,每一集都有一个悬疑的案件,但是从来没有一集会去解释,所以说,这些作品,以悬疑为主,提出问题,但是并不能解决问题。 对于科幻作品来说,“解释问题”或者是“解决问题”实在是一件受累不讨好的工作,因为事件本来就是假设的,在这个并不存在的事情上进行解释,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任何人都可以去评判,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作者的解释没有新意的话,反倒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败笔而为人所嘲笑,这可能是很多科幻作家提出问题而不去解释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吧。 《球状闪电》是一个很“硬科幻”的作品,基于现实中已有的这一现象,刘慈欣构造了一个恢弘大气的场景,并且用非常诡异但是却极具天才的解释,让现实和幻想真正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整个故事变得非常丰满和具有说服力,这实在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由此,我才真正的对国内的科幻作品高看一眼,实在觉得这样的作品是经典之作。想象一下这样的作品,如果能够改编成作品,既可以像《回到未来》那样充满天马行空的幻想,又可以像《龙卷风》一样的写实,可以展开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作品里面的人物也是个个丰满,比如像第一人称的“我”、像林云、丁仪、张彬,每一个人物都太生动了,完全可以在屏幕上塑造的栩栩如生。所以说,《球状闪电》不但作为一部科幻作品是成功的,而且,作为一个文学作品、一部小说,也都是非常成功的,这显示了刘慈欣的写作功力。其实,人物的刻板和没有活力,正是大多数科幻作品的最大缺陷——由于将重点放在了“幻想”上,所以对人物的描写就淡了很多。《球状闪电》的人物描写在我读过的不多的科幻作品里面,绝对是最好的,比如像林云和张彬的描写,林云的美丽以及性格上的执着和因此而导致的缺陷,以及张彬的先抑后扬,都是非常精彩的。所以我在看完了两遍《球状闪电》之后,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这部作品被严重低估了!它的价值可能要等到若干年之后,甚至是几十年之后才可能被人们所重新发现——没有办法,这是中国当前科幻普遍不受重视的一个反应,等到有一天,中国真正的有自己的“硬科幻”的电影,并且能够像功夫电影一样可以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的时候,可能那时候中国的科幻作品才会真正的被人们所重视,到那个时候,这部《球状闪电》可能才会被人们重新认识。我希望能够看到有一天这部作品可以被拍成电影。
我在网上搜索到了《球状闪电》这本书的封面,我想应该是实际的书的封面吧,其实从这个封面上就可以看出当前对待科幻作品的现状:花哨、肤浅,有点像地边摊的东西。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