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3日星期日

《长江七号》不是周星驰的电影

之前曾经跟一些朋友们聊过电影,有些人对《集结号》、《投名状》不太感兴趣,说有一部电影要一路等,就是周星驰的《长江七号》,我不知道这些等待周星驰的朋友们是不是看了《CJ7》之后会失望,反正我是非常失望,这根本就不是一部周星驰的电影。周星驰自己曾经说过,他并不希望自己在电影中出演角色,而是希望以导演的身份来执导这部电影,如果这句话是真心的话那么我相信周星驰也应该知道,这样的一部电影,根本就不是周氏电影。而实际上,随着周星驰的『与时俱进』,我们看到完整意义上的周氏电影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了,我们心目中的那个周星驰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最终我们将只能在记忆中寻找曾经的周星驰。

之前看《投名状》、《兄弟》、《铁三角》等电影的时候,我就说过,这些电影为了内地市场,已经完全放弃了自己作为『港片』的所有要素,因此已经变得不那么好看了,港片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港片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比如黑社会特色、警匪争斗和勾结、讽刺朝廷的黑暗、揭示民众的苦难,这往往都是港片中最经常见到的,因为长久以来,香港处在英国的统治之下,而又有着自己不可改变的华人血统和文化,于是这些电影更多的是在一个开放的角度之下审视中国的政治与民生,因此当然会思维恣意,想到什么就拍什么。对于当时的香港来说,大陆绝对不是一个『市场』,可以看到,当时的港星基本上和内地演员极少有合作,不知道是不是我当时比较势利,至少从我从小耳渎目染的情况来看,『港星』当然要比内地的演员要高很多,那个时候,香港电影的目标是整个华人世界,甚至是欧美市场,比如像成龙和更早的李小龙,内地市场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所以对内地市场基本上是不屑一顾。内地的演员也就是和香港的沦为二流的演员合作一下,满足一下和『港星』合作的感觉,刘晓庆不是曾经和TVB的一个过气的艺员传过绯闻吗?还有姜文曾经和万梓良合作过一部电影,按照港片的路数来看,那是一部非常普通的电影,在无论姜文还是万梓良的表演生涯里都不值一提。

到了九十年代后期乃至这个世纪,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港星才逐渐进入大陆拍片,而到了这几年,『港星』这个词汇都快成了骂人的话了,在香港红透天的容祖儿和陈奕迅,目前在内地基本上没有什么市场。香港的导演、演员纷纷到内地寻找机会,拍摄电影,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演员本来都是势利眼,没钱谁来?但问题是,在祖国大地一而贯之的『政治正确』的伟大理论的指导之下,香港的导演、演员在内地拍摄的电影都已经变得乱七八糟,惨不忍睹。如果说我们的『政治正确』的招牌仍然不拆的话,再过几年,香港的导演就可以拍《小兵张嘎》、《董存瑞》这样的电影而让我们看不出丝毫的『香港痕迹』了,这,就是香港电影的悲哀,也是中国电影的悲哀。『马照跑、舞照跳』的香港,在五十年后,极可能沦为像重庆、天津一样的直辖市,搞不准到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往香港市派市长了,他们现在还在争什么『双普选』,根本意识不到所谓的『普选』对他们来说根本没什么意义,岂不可笑?

作为一个演员,周星驰的演艺生涯早已在华人世界声威阵阵了,当蔑视香港,视香港为『文化沙漠』的一批人垂垂老去,而泡街边的录像厅、凌晨一点钟左右在录像厅大家都不说话靠跺脚让老板心领神会的『换带子』的一批人成长起来的时候,当年陪伴自己成长的一切当然要找到合理的理由和主流的解释,这就是为什么香港可以从一个文化上鸟不生蛋的鬼地方,到一个满天神佛的圣土。看看金庸就知道,放到二十年前,金庸在内地算什么?对于周星驰来说,已经不需要再用演技来证实自己,所以我想周不想出演《长江七号》应该是真的。毫不夸张的说,这部内地参与投资的电影已经完全放弃了香港市场,今天刚看到一篇影评,是说《CJ7》的配音不够好的,老实说,香港人!能够给你们配粤语已经不错了,下一部电影,周星驰的演员可能全都是普通话的,你们爱看不看,周导根本就不在乎。从片中毫不掩饰的简体字、宁波的路名、XX会馆已经可以看到,周星驰根本已经不在乎香港市场了。想当初《少林足球》在珠海拍摄,还是要考虑香港、内地,尤其是绝大部分演员都是香港演员(包括酱爆,广州人),而内地演员仅赵薇作为一个陪衬;《功夫》仍然考虑了香港因素,因为毕竟有元华和元秋;但是到了《CJ7》,周星驰已经放心的启用内地的环境、演员以及各种其他的因素了,所以说,港片的因素已经越来越在周导的电影中看不到了,而香港观众也越来越成为周星驰最少考虑的因素。

我并不反对香港电影杀入内地,相反,我非常欢迎,但是在内地广电的『禁』字大棒之下,香港电影,只要是瞄准内地的,基本上都丧失了应有的水准和自己的特色,开始变得不那么好看,不那么好笑了。

OK,老实说吧,我非常怀念王晶和周星驰联手打造“屎尿屁”的年头,可是在内地,一定会因为有不雅用语,不准上映而被禁;我非常希望看到周润发黑衣飘摆,遍地飞鸽的英姿,可是广电局一定会说“内地没有这种组织”(审阅《出埃及记》的傻逼评语)而被禁,所以周润发一定要头戴皇冠,堂而皇之的扮演他并不怎么擅长的这类正剧;我非常喜欢叶玉卿当时一脱倾城的骚样,不用说了,未来二十年我们在内地影院中都看不到色情。你不是告广电局说《色戒》给剪了吗?对不起,法院说请你拿出证据出来,如果你真的把盗版盘拿出来展示梁朝伟的蛋蛋的话,我想剩下的就应该是警察的事情了,法院完全可以就此脱身。

所以我已经不喜欢这些进入内地的导演、演员的电影,当香港电影不能嘲笑、不能讽刺、不能黄色、不能下流、不能黑色的时候,对不起,你们所说的香港电影在哪儿呢?我怎么一部都看不到?

所以,我仍然喜欢根本不考虑内地市场的杜琪峰,他的《黑社会1》、《黑社会2》、《神探》、《跟踪》等电影,在开拍的时候绝对没有考虑过内地市场,所以才情没有受到任何限制,仍然大气和恢弘;我仍然喜欢正在严重考虑内地市场的彭浩翔,《AV女郎》、《公主复仇记》、《出埃及记》不断给我们惊喜;我还喜欢邱礼涛,这个曾经拍出《人肉叉烧包》的导演在拍了无数部烂片之后,突然出了一部技惊四座的《性工作者十日谈》,眼光所至,直指香港日渐衰败的经济之下,曾经无比辉煌的夜总会和落架的凤凰不如鸡的夜总会小姐,而广电局傻逼副局长张宏森一句“我没办法相信这么纯洁的姑娘会去做妓女”就完全可以封杀这部电影——补一句,这傻逼估计到现在还没想通呢。

所以,别跟我说《CJ7》周星驰有什么转型;别跟我说在内地的香港导演和演员,我不期待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或者,我现在还能期待的,就是彭浩翔以他的学历和见识,在进军内地之后,能够不着痕迹的避开所有的禁忌,而又能让我们找到港片的乐趣。嗯,那就等着看冯小刚的《贵族》和《贵族》之后的彭浩翔吧。

另外请大家想象一下,想当年胡金铨和徐克无比黑暗阴冷的《笑傲江湖》,如果在内地的话,会变成什么样子?还会不会成为传世经典?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