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6日星期四
徐克的《深海寻人》很不错
2008年6月17日星期二
期待《24小时》第七季
2008年6月12日星期四
The People vs. 范跑跑 (2008)
2008年6月10日星期二
看了四分之三还没看懂的《死亡挑战行动》
2008年6月7日星期六
2008年6月5日星期四
CCTV直播:zhibo.cctv.com
CCTV所有的电视台都可以网上直播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感觉速度很快。最开始是由于汶川地震上CCTV.com,转到了wenchuan.cn,发现CCTV已经在直播了,而且一直在直播。
2008年6月4日星期三
从Windows Live Writer发布:Facebook总理战略的背后
摘自:一五一十部落
安替 撰稿
Facebook,自然乐于通过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它的Page和Group战略,掩盖老用户对其放弃“network”战略的极其不满。
《纽约时报》祝北京记者黄安伟(Edward Wong)显然很经常上facebook,否则就不会第一个发现其中所谓的温家宝总理页并且公布于众。在他发现的时候,温总理在facebook上的支持者是约1.3万人,在全体政治人物页(Politicians Page)排行占第12位;新闻不但报道,也实际上在干预,经过《纽约时报》的主流放送,目前温总理支持者是约4.3万人,已经跃居政治人物排行第六,前面分别是:第一,奥巴马87.3万,第二,希拉里15.9万人,第三,麦凯恩13.4万人,第四,罗恩·保罗8.8万人,第五,哈克比5.1万人。甚至可以预计,在下周,温的支持人数完全可以超过哈克比,和网络草根支持者众多的罗恩·保罗争夺第四交椅。
温家宝就是这么介入了美国大选政治排行,不过这肯定和中国政府没关系。Page是人人可以自由建立的,只要设置属性为“政治人物”“名人和公众人物”等,就可以参与竞争排名。笔者根据种种迹象分析,该页非常可能是一个大陆人(学生)在香港建立,时间早于北京时间5月13日晚10点,大概是温家宝赶赴灾区一整天后。问题是,facebook 公司在对待“温页”上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因为对page公司有一个审查机制,会删除那些冒用真实人物的网页。也就是说,根据规则,中国政府或者温办随时可以合法要求该页停止,而如果一旦出现对政治人物不利的消息,Facebook也完全会自我审查。
不过,似乎现在两边都希望此“温页” 继续竞争下去,对于中国来说,简直是超级免费外宣,比任何公关公司都管用,何况管理者也是亲北京的中国人。而Facebook,自然乐于通过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它的Page和Group战略,掩盖老用户对其放弃“network”战略的极其不满。
Facebook是哈佛大学学生Mark Zuckerberg2004年在大学宿舍建立起来的同学录,和所有交友网最不同的就是它的 Network概念,开始每个人必须通过欧美名校的信箱来验证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来推广到世界大公司信箱、世界各大名学校、英美高中。每个学校或大公司,都会缺省有自己的Network页,成员可以分享只属于自己社区的信息。准确地说,它把现实生活中通过教育和工作形成的阶层,直接搬到了网络上去,让其中成员可以甚至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加信任你要结交的人的身份,而且同样阶层圈子里面的人,可以完全自由分享信息。这种精英意识极为强烈的做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因为这些目标用户,实在影响力太大也太集中了,得到了投资商的大力支持。不过,也在英文中产生了Facebook Snob(Facebook势利眼)这样的词组,毕竟它奉行的原则是,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有名地址的人更平等。
今年5月, Facebook无预警地宣布逐步撤销Network网页,以后这些功能,完全由自由建设的兴趣group和page取代。大概是出于开放战略的原因, Facebook正在摒除早期的精英思想,希望能获得更多普通用户的亲睐,因此,阶层思想就变成了网站发展的拦路虎。不过,这遭到了很多老用户激烈的反对,因为某种显而易见的天然特权即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人都可以是主人的民主社区。
不过,一个叫“反对Facebook撤销 Network页”的Facebook group,目前只有3712个成员,比起《纽约时报》报道的“温页”,只是一个零头而已。而创建者老家的哈佛的page,只有1102个支持者。互联网就是群众战争,一切保守势力,哪怕是哈佛耶鲁社区,也会被革命彻底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