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6日星期四

徐克的《深海寻人》很不错

徐克的《深海寻人》很不错
今天从深圳回来,事情谈的不算是很顺利,主要是价格的问题;回家之后,突然想看一下徐克的《深海寻人》,最主要是对徐克还是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上一次去电影院看徐克的电影应该是《七剑》了,七剑在大片里面开创了写实打斗的先河,之后被《投名状》发扬光大并且做到彻底。而其实早在《刀》的年代,徐克就已经是写实的打斗了。《七剑》我并不喜欢,徐克的这次尝试基本上也是失败的,可能是想向《七武士》致敬?之前就看过《深海寻人》的介绍,觉得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故事,今天去看了之后,发现非常好,非常超出预期,最后有两次,我以为电影已经结束,要出字幕了,结果,故事还在继续进行。这并不是说故事不好,相反地,故事其实很好,在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基本上交代了所有的事情,完全可以结束了。 这部电影既可以作为一部灵异片来看,也可以作为一部惊悚片来看,而最终的结局竟然和灵异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部惊悚的电影。所有的灵异现象,只不过是藏在一个病人的心灵中,仅此而已。这个故事很好。

2008年6月17日星期二

期待《24小时》第七季

期待《24小时》第七季
一转眼,《24小时》反恐要拍第七季了,这不,已经拿安吉丽娜·朱莉的老爸来说事了。是的,无敌特工Jack又要上阵了,这次,毫无争议的又将在一天之内拯救整个美国,甚至是全球。说实话,整个《24小时反恐》里面,我唯一怀念的,就是在第一季和第二季里面出演总统候选人和总统的黑人David,这个男演员真的把总统的那种临危不惧和决断演绝了,我很喜欢!除此之外,那个犹犹豫豫的白人总统(第五季出现?)则毫不讨喜,那个神经质的老婆也是一无是处;而David的弟弟终于在第六季(?)当上了总统,不过,演的也不好,中间就给炸弹炸了。第六季也比较无味。 其实还有一个人物,就是演Jack的女儿的那个,觉得挺漂亮;可惜,如果她能够在某一集帮上Jack的话,就更完美了,而不要像现在这样,动不动就东跑西藏的,让人看着实在是有点烦了。 无论如何,期待着《24小时》的第七季。

2008年6月12日星期四

The People vs. 范跑跑 (2008)

The People vs. 范跑跑 (2008)
最近范跑跑是一个热点,尤其是当范跑跑上了凤凰卫视的PK现场之后,范美忠的沉着、冷静、机智和缜密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辩论的另一方郭松民先生则由于太过于失控和太急于进攻,则给人以跳梁小丑的感觉,令人生厌。郭松民一方的另外一个长者一开始关于范先生、范老师、范跑跑的开场白还是不错的,看得出是有精心的准备,可惜到后面也加入了骂街的大军,前面得到的印象分也荡然无存了。 这几天我总是想起一部电影,名字叫做《The People vs. Larry Flynt》,1996年出品,中文名字译作《性书大亨》,Larry Flynt和范美忠做了同样的一个事情,就是挑战公众的道德底线,可惜的是,范美忠注定无法靠他的名声获利,所以不可能像Larry Flynt那样,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亨”。 关于范美忠所作所为的问题,我比较赞同上凤凰卫视的心理学家的观点:跑,在当时是一个本能的行为,如果连本能都受到质疑的话,那就太没有人性了,所以,我不认为范美忠的跑是有太大的问题的。 但是,心理学家在现场说:大家不要忘了,范美忠也是一个灾民,也经受了地震的灾害,我相信他的心理现在已经没办法承受…… 我觉得这一点心理学家说错了,范美忠不但可以承受,而且一开始就已经准备好了承受,可能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我甚至觉得范美忠主动策划了这一场争论,媒体和你我大家都只是他的棋子而已。 《The People vs. Larry Flynt》中,Larry Flynt在他的色情刊物上刊登了主教和他母亲乱伦的黄色笑话,然后被主教告上了法庭,结果在爱德华·诺顿饰演的律师的辩护下,Larry赢得了官司而且声名大振;在一个广场上,美国国旗辉映之下的Larry Flynt交叉放映战争中死亡的残酷照片和他的《好色客》的美女照片,抨击美国政府的道德双重标准和限制言论自由以及愚民,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生意手段而已。 对于范跑跑,我觉得他经历了很多事情,历练了很多挫折,总是抗拒周围的人群,但是自己生活却未必如意,于是,他一直筹划着一个大事件,准备让大家大吃一惊。 想一下: 为什么要把“跑”这样一个并不算大事的事情主动说出来? 为什么要在抗震的巅峰时刻说出来,为什么不能等到大家齐心抗震的事情过去再说? 为什么不能用匿名的方式发贴? 为什么不能隐去学校的名字? 为什么在电视台说“在发表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切”这样的话?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媒体和你我都被他操纵了。这个人,他常常志大才疏,屡屡怀才不遇,每每不溶于众,于是他决定用另外一个面孔来面对公众,他决定,如果做不了英雄的话,那就反英雄吧。 这就是我对这个人的理解。 然而,毕竟可惜的是,尽管范美忠赢得了和Larry Flynt一样vs The People的机会,但是他却注定没有办法获得像Larry Flynt一样的成功,因为:1、选错了战场;2、时机仍未成熟。 然而,凤凰一辩已经让范美忠赢得身前身后名,我相信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已经相信范美忠,而且在心灵的深处埋下了一颗种子,如同那个11岁的男孩儿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到奥黛丽·赫本并且发出“I want to marry her”这样的誓言一样,必将有人成为范美忠的后继者。 那个11岁的男孩儿后来最终成了赫本的某一任丈夫。 是的,我们的秋千已经开始震荡了,只要助力的时机和力度适合,总有一天,秋千会荡到最高点,到达最高点的那个人,就是我们的Larry Flynt。 所以,我相信中国的Larry一定会出现,但范美忠不是,他只是one of the “革命先驱”,仅此而已。

2008年6月10日星期二

看了四分之三还没看懂的《死亡挑战行动》

看了四分之三还没看懂的《死亡挑战行动》
之所以要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基于对两个人的兴趣,一个是凯瑟琳·泽塔·琼斯,另外一个就是盖·皮尔斯。关于前者,当然最有名的就是迈克尔·道格拉斯的老婆;而后者的盖·皮尔斯曾经出色的饰演了我最喜欢的一部黑色电影力作《洛城机密》。我非常喜欢皮尔斯在《洛城机密》里面扮演的那个有原则、但是却机智勇敢毫不死板的警察。他知道什么时候亮出什么样的条件,为自己争取最有力的地位。相比而言,罗素·克洛和凯文·史派西扮演的警察则各有自己的缺点。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要想找一部有兴趣看下去的电影实在是不容易,所以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今天又看了一遍《魔术对决》,实在是一部好电影;而这部所谓的《死亡挑战行动》,实在是有点不知所谓,现在已经看了四分之三了,还不知道这部电影要讲什么。 凯瑟琳扮演的熟女和皮尔斯扮演的富豪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还真没兴趣知道。

2008年6月5日星期四

CCTV直播:zhibo.cctv.com

CCTV所有的电视台都可以网上直播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感觉速度很快。最开始是由于汶川地震上CCTV.com,转到了wenchuan.cn,发现CCTV已经在直播了,而且一直在直播。

2008年6月4日星期三

地震局说广州没有大地震
联系到这帮王八蛋在四川地震中的一贯表现,我现在对广州的情况非常担心。

从Windows Live Writer发布:Facebook总理战略的背后

摘自:一五一十部落

安替 撰稿

  Facebook,自然乐于通过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它的Page和Group战略,掩盖老用户对其放弃“network”战略的极其不满。

  《纽约时报》祝北京记者黄安伟(Edward Wong)显然很经常上facebook,否则就不会第一个发现其中所谓的温家宝总理页并且公布于众。在他发现的时候,温总理在facebook上的支持者是约1.3万人,在全体政治人物页(Politicians Page)排行占第12位;新闻不但报道,也实际上在干预,经过《纽约时报》的主流放送,目前温总理支持者是约4.3万人,已经跃居政治人物排行第六,前面分别是:第一,奥巴马87.3万,第二,希拉里15.9万人,第三,麦凯恩13.4万人,第四,罗恩·保罗8.8万人,第五,哈克比5.1万人。甚至可以预计,在下周,温的支持人数完全可以超过哈克比,和网络草根支持者众多的罗恩·保罗争夺第四交椅。

  温家宝就是这么介入了美国大选政治排行,不过这肯定和中国政府没关系。Page是人人可以自由建立的,只要设置属性为“政治人物”“名人和公众人物”等,就可以参与竞争排名。笔者根据种种迹象分析,该页非常可能是一个大陆人(学生)在香港建立,时间早于北京时间5月13日晚10点,大概是温家宝赶赴灾区一整天后。问题是,facebook 公司在对待“温页”上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因为对page公司有一个审查机制,会删除那些冒用真实人物的网页。也就是说,根据规则,中国政府或者温办随时可以合法要求该页停止,而如果一旦出现对政治人物不利的消息,Facebook也完全会自我审查。

  不过,似乎现在两边都希望此“温页” 继续竞争下去,对于中国来说,简直是超级免费外宣,比任何公关公司都管用,何况管理者也是亲北京的中国人。而Facebook,自然乐于通过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它的Page和Group战略,掩盖老用户对其放弃“network”战略的极其不满。

  Facebook是哈佛大学学生Mark Zuckerberg2004年在大学宿舍建立起来的同学录,和所有交友网最不同的就是它的 Network概念,开始每个人必须通过欧美名校的信箱来验证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来推广到世界大公司信箱、世界各大名学校、英美高中。每个学校或大公司,都会缺省有自己的Network页,成员可以分享只属于自己社区的信息。准确地说,它把现实生活中通过教育和工作形成的阶层,直接搬到了网络上去,让其中成员可以甚至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加信任你要结交的人的身份,而且同样阶层圈子里面的人,可以完全自由分享信息。这种精英意识极为强烈的做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因为这些目标用户,实在影响力太大也太集中了,得到了投资商的大力支持。不过,也在英文中产生了Facebook Snob(Facebook势利眼)这样的词组,毕竟它奉行的原则是,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有名地址的人更平等。

  今年5月, Facebook无预警地宣布逐步撤销Network网页,以后这些功能,完全由自由建设的兴趣group和page取代。大概是出于开放战略的原因, Facebook正在摒除早期的精英思想,希望能获得更多普通用户的亲睐,因此,阶层思想就变成了网站发展的拦路虎。不过,这遭到了很多老用户激烈的反对,因为某种显而易见的天然特权即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人都可以是主人的民主社区。

  不过,一个叫“反对Facebook撤销 Network页”的Facebook group,目前只有3712个成员,比起《纽约时报》报道的“温页”,只是一个零头而已。而创建者老家的哈佛的page,只有1102个支持者。互联网就是群众战争,一切保守势力,哪怕是哈佛耶鲁社区,也会被革命彻底冲散。

2008年6月3日星期二

从Windows Live Writer发布博客测试

这是从Windows Live Writer发布博客的测试。

2008年6月1日星期日

使用了一下ZOHO,又转回到了Google Docs

使用了一下ZOHO,又转回到了Google Docs
由于Google Docs有一段时间实在是太慢了,所以感到非常郁闷,于是就使用了Zoho,由于Zoho是关联了Google帐号的,所以不需要登录,只需要点击两下鼠标就可以用Google帐号登录了。其实Zoho Office的内容比Google Doc实在是多多了,除了Google Docs的三件套之外,Zoho还包括很多东西。
这其中,有些是免费的,有些是收费的。 仅比较一下Zoho Write和Google Doc,这两者都是文档编辑工具,Zoho Writer的编辑界面给人的感觉是更专业一点,比Google Doc要好,但是我非常不喜欢Zoho的左右结构布局——左边是历史文档树,右边是编辑界面,点击左边的文档树可以切换文档。我到现在还没搞清楚,我早已经关闭的文档后面还跟一个*号,表示是未保存状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从速度上来所,就我试用的阶段来说,感觉还是比Google Docs快一点,而在线的Excel也比Google SpreadSheet看起来更专业一些。 不过,Google Docs搞了一个“固定页宽视图”,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样的视图,再加上最近Google Docs的响应速度好像没有原来那么慢了,所以干脆又用回了Google Docs,把Zoho又丢在一边了。 Zoho有项目管理Projects,粗粗的用了一下,感觉还是不错的,不过免费模式下只能新建一个项目,于是就丢弃不用了。

张艾嘉《黑爸爸》

张艾嘉《黑爸爸》
去电影院看了张艾嘉的电影《黑爸爸》,国内的名字是《我们这一家》。不但是我不喜欢这个名字,连张艾嘉在《锵锵三人行》里面也说,这个名字实在是不太好,感觉一点意思都没有。让我一看上去,还以为是宋丹丹的《我爱我家》搬上荧幕了呢。 对很多男人来说,张艾嘉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贤妻良母的角色,当然,如果张艾嘉的角色仅限于贤妻良母的话,那就太不公平了,她是一个创作力非常惊人的导演,而且作品往往都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可惜的是,张艾嘉的作品我看得非常少,或许是因为总是觉得她太“文艺”了一点。毕竟张艾嘉是拍文艺片出身的,无论如何都给人感觉不商业。不过看了《锵锵三人行》之后,发现香港的导演对“纯文艺”的电影基本上都没什么兴趣,都希望拍“好看”的电影、“能让人看”的电影,比如像张艾嘉等,就是这样。所以,在香港这样一个商业社会,不可能以“纯文艺”来谋生的。 张艾嘉之前的电影,《20 30 40》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张艾嘉、刘若英、李心洁都比较成功的塑造了各自年龄段的女人应有的姿态和人生,张艾嘉和任贤齐那一段尤其搞笑,虽然故事辛酸,却又不乏温馨,可以说是佳作了。 于是乎,就跑到电影院,专门去看了张艾嘉的《我们这一家》,虽然题名让人有点骨鲠在喉的感觉,但是进去之后发现原来是粤语版的,粤语版可能就是香港的原版也未必;如果是普通话版的话,就不知道要被删节成什么样子了。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还是挺不错的,我看电影,能不能“看进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部电影让你都没办法进入角色,一边看一边摇头的话,那就一定不是一部好电影,从这个角度来说,《黑爸爸》还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当然了,刘若英一开始出场的时候,实在是把我给吓倒了——如此沧桑的一张脸,实在是让人不忍看下去,好在后来结婚了、女儿大了,刘若英演起来就游刃有余,不像一开始那么让人难以下咽了。 作为一个女导演,张艾嘉处理人物关系和细节的能力是非常惊人的,所以片中李天恩和母亲的关系、和刘若英的关系、和女儿的关系、和朋友的关系,都处理的非常细微,有很多细节是非常感人和温馨的,两父女并排躺在沙发上自说自话到李天恩说到口水四处喷示范拿刀砍人的情节尤其是温馨之中又带搞笑,能够有这样的场面,这部电影已经是让人感觉不错的了。 如果说这部电影还有什么让人感觉惊诧的话,那就是香港上个世纪的大眼俊男莫少聪了,第一次出来的时候根本没办法认出来这个落拓、操着嘶哑嗓音的中年人竟然是若干年前的那个英俊小生,实在是老了、太老了。

买了一条1G的内存,一个无线上网卡

买了一条1G的内存,一个无线上网卡
使用Hedy的笔记本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内存始终是一个瓶颈,经常是打开程序的时候巨慢,检查任务管理器的时候就可以发现,原来的512内存早就已经用完了,已经使用到硬盘上的虚拟内存了。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为了庆祝节日,特地去电脑城买了一条1GB的内存加上,现在内存是1.5GB了,感觉速度还是不错的,以后的使用可能会越来越好了。 买内存的时候就想到要问一下无线上网卡了,1GB的内存是180块钱,而无线上网卡是140,总共加起来是320。 本来买了无线上网卡之后想去星巴克去体验一下无线上网的,之前去星巴克最郁闷的事情就是别人都可以无线上网,而我由于没有无线上网卡,却没办法办到,实在是郁闷到不行,现在终于也有一个无线上网卡了。 看着CPU的使用率在10%一下,内存的使用在30%左右,感觉机器还是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