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3日星期三
Google为什么不合并com和cn的搜索结果?
最近因为使用Google.com实在不方便,经常无法访问,所以没办法,只好将默认搜索引擎转到国内google.cn,但是近期发现,使用Google.cn搜索的内容,居然不能合并到google.com的“搜索历史”上,难道我要查找我的搜索记录的话,要在google.com搜索一遍,然后再在google.cn搜索一遍?google怎么不对我的搜索记录进行汇总和数据同步?如果这样的话,以后我的搜索记录分析岂不是非常不方便?
2006年12月6日星期三
激情、理想及其他
上个周五(12月1日)在公司做了一个培训,关于二次商机的,结合最近的想法,反倒没有说太多关于二次商机的东西,更多的是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如何发展和生存的问题,关于这个社会、社会的构成以及个人的定位。人很少,只有十几个人,感觉比较失望,但是自己讲的东西感觉还是挺满意的,第一个:清楚的讲明白了张维迎的人力资源配置理论,而且正是因为有这个理论,感觉整个培训的档次就不是一般的培训,档次还是上去了;第二个:在之前给领导的邮件里说,想把这次培训做成“既凌厉又有点幽默,既残酷却又不失温情”,感觉自己做到了。
培训里面关于《一地鸡毛》的故事讲的还是不错的,讲出了想说的东西;“丢了两个安全套”的故事讲的不够生动,既然决定要讨好听众,干脆就再彻底一点,把幽默的效果讲出来,这样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
可以考虑去跑跑江湖啦 ^_^
培训里面关于《一地鸡毛》的故事讲的还是不错的,讲出了想说的东西;“丢了两个安全套”的故事讲的不够生动,既然决定要讨好听众,干脆就再彻底一点,把幽默的效果讲出来,这样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
可以考虑去跑跑江湖啦 ^_^
2006年12月4日星期一
《Prison Break》第13集
剧情发展到一半,可能《Prison Break》的编剧也意识到到目前整个剧情开始变得拖沓,于是从Sara被浸入水中的第11集开始,开始变得紧张。第11集的结束是Sara被Kellerman浸入水中准备杀死,Sara如何能够脱困,是个非常大的问题。因为Sara仍然拿着至关重要的证据——钥匙,因此Sara是肯定不能死的,而且剧情到一半女主角就死掉,估计收视率会更低了。
Sara的脱困显然有点牵强,在Kellerman这样一个职业杀手的手下,居然能够独自脱身,给人感觉很难有说服力,但是毕竟Sara对整个剧情极其重要,在MS没办法及时赶到的情况下,Sara也只有自己自力更生了。
12集以Mahone探员抓住MS兄弟结束,也是悬念倍生,MS兄弟能否逃脱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出乎意料之外的是,Mahone居然真的抓住了MS兄弟,并且要将MS兄弟押回Fox River监狱,Kellerman设计了计划,要在途中杀掉MS兄弟;最后以Kellerman解救MS兄弟而结束,有点意外,Kellerman这个人物一定会有比较重要的角色,不过反叛Company的速度好像快了点。
Sara的脱困显然有点牵强,在Kellerman这样一个职业杀手的手下,居然能够独自脱身,给人感觉很难有说服力,但是毕竟Sara对整个剧情极其重要,在MS没办法及时赶到的情况下,Sara也只有自己自力更生了。
12集以Mahone探员抓住MS兄弟结束,也是悬念倍生,MS兄弟能否逃脱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出乎意料之外的是,Mahone居然真的抓住了MS兄弟,并且要将MS兄弟押回Fox River监狱,Kellerman设计了计划,要在途中杀掉MS兄弟;最后以Kellerman解救MS兄弟而结束,有点意外,Kellerman这个人物一定会有比较重要的角色,不过反叛Company的速度好像快了点。
2006年11月22日星期三
Blogger死循环:看着真爽
Blogger发布整个Blogger,今天始终停留在0%,然后整个页面不断刷新
这个页面已经重复了几十次了,真爽,看你怎么死!呵呵。
正在进行发布
已发布文件... 0%
如果您的 Blog 规模较大,可能会花费几分钟的时间。
![]()
这个页面已经重复了几十次了,真爽,看你怎么死!呵呵。
《Prison Break II》:Sara的命运
看到11集,Sara被浸到水里,要被杀害,然后结束了,虽然知道像Sara这样的人不太可能就这样死去(至少手里还拿着至关重要的钥匙,而且Kimmer没发现钥匙),但是还是悬着放不下,不知道Sara将会被怎样的形式解救。MS不可能出现,MS和Linc在等飞机的出现;只能等WhiteHouse的电话了估计……
退出QQ群“DNN技术群”,不符合OpenSource精神
加入这个“技术群”将近两个月(接触DNN也就是这么长时间),该群像坟墓一样,从来没人说话;有新人请教,从来没人回复。不符合OpenSource精神。DNN的很多Core成员,像Micheal Washiton,都在不遗余力的写很多非常简单的说明,试图让所有的人都能明白这个软件的意义,DNN技术群呢?连句话都懒得写。
该群散,基础工作没人做,自己还总觉得了不起。
该群散,基础工作没人做,自己还总觉得了不起。
2006年10月25日星期三
2006年10月24日星期二
试用GSpace
邮箱越来越大的时候,如何利用这些存储去方便的管理自己的文件就变得非常重要。
GDriver用了一年多,非常不错,不过还是不太好用,为什么?利用资源管理器是一个挺好的概念,不过过一分钟再访问就要刷新非常麻烦,所以不太好用;而且最近GDriver的附件下载问题挺多,不知道是Gmail本身的问题呢,还是GDriver的问题,总之文档很难下载,一个10M的文件下载一个上午还下不下来,下载到2M、3M就断掉,非常麻烦。
将近半年没有看到GDriver升级了,可能是有问题了。
GSpace初步用了一下,感觉不错,尤其是现在越来越习惯使用FireFox的时候,这个插件就尤其显得不错了,不过资源管理器方式的操作还是不够简单,再简单一点更好。看来用户是最懒的。
贴图:
GDriver用了一年多,非常不错,不过还是不太好用,为什么?利用资源管理器是一个挺好的概念,不过过一分钟再访问就要刷新非常麻烦,所以不太好用;而且最近GDriver的附件下载问题挺多,不知道是Gmail本身的问题呢,还是GDriver的问题,总之文档很难下载,一个10M的文件下载一个上午还下不下来,下载到2M、3M就断掉,非常麻烦。
将近半年没有看到GDriver升级了,可能是有问题了。
GSpace初步用了一下,感觉不错,尤其是现在越来越习惯使用FireFox的时候,这个插件就尤其显得不错了,不过资源管理器方式的操作还是不够简单,再简单一点更好。看来用户是最懒的。
贴图:

2006年10月19日星期四
网上所有网站的快照!!!!
居然有这样的网站,是不是很夸张?
http://web.archive.org
不知道是什么组织搞的,第一印象是上去找新浪,当然没问题;找个已经消失了的,我们最早上的是什么?Yeah,www.163.net,谁还记得?
有感觉吗?厉害!
http://web.archive.org
不知道是什么组织搞的,第一印象是上去找新浪,当然没问题;找个已经消失了的,我们最早上的是什么?Yeah,www.163.net,谁还记得?
有感觉吗?厉害!
2006年10月18日星期三
给GTalk的建议,痛苦啊,还要写英文
I know GTalk's good, it's small and easy to use and fast, but you know that the IMs are toooooooo much, so when GTalk is born, it's tooooooo later and cannot inspire nobody.But GmailChat is good,and I think google can do this better.
This is an idea for Google, of course it cannot be seen by you guys, I just cannot help writing it here.
1、Just like Google notebook, make a shotcut on browser, either on IE or on Firefox;
2、People can logon gmailtalk on every browser window,not just inside Gmail. only inside Gmail you can chat is a bad idea.You must make gmailchat seperate from Gmail, just as a little web page on every web page they want.
3、People viewing the same page can list on WebChat's some list and can just talk to each other if they want.(they can set this setting open or close for anyone to talk to them)
so it a good way for people who having the same interest to REALLY easy to chat to each other.
so I write it in Chinese below, in case you guys don't know English(possible?)
GTalk很好用,可就是没人用,为什么?很简单,市场已经被其他的IM占领了。用户已经有了MSN、QQ、Yahoo通等等一堆即时通讯工具,为什么还要选GTalk?就算GTalk做的很好,并且声称可以与其他的IM有开放的接口,但是也没用,大的IM厂商根本不会跟你做,所以GTalk短时间内是没办法做好的。
有一个思路或许可以借鉴一下就是Google Notes的思路,既然GTalk已经有Web版本了,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嵌在Gmail里面呢?完全可以拿出来做成一个像GNote一样的Web页面插件(不是控件),可以在任何页面上一键呼出,可以登录,可以与访问这个页面的其他用户交谈(这个有点像另外一个东西,忘了)。做成完全不用安装的网页插件, GTalk会普及的很快。
觉得这个一定很好。GTalk很好用,可就是没人用,为什么?很简单,市场已经被其他的IM占领了。用户已经有了MSN、QQ、Yahoo通等等一堆即时通讯工具,为什么还要选GTalk?就算 GTalk做的很好,并且声称可以与其他的IM有开放的接口,但是也没用,大的IM厂商根本不会跟你做,所以GTalk短时间内是没办法做好的。
有一个思路或许可以借鉴一下就是Google Notes的思路,既然GTalk已经有Web版本了,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嵌在Gmail里面呢?完全可以拿出来做成一个像GNote一样的Web页面插件(不是控件),可以在任何页面上一键呼出,可以登录,可以与访问这个页面的其他用户交谈(这个有点像另外一个东西,忘了)。做成完全不用安装的网页插件, GTalk会普及的很快。
觉得这个一定很好。
(View it on http://yangjianhua.blogspot.com/)
This is an idea for Google, of course it cannot be seen by you guys, I just cannot help writing it here.
1、Just like Google notebook, make a shotcut on browser, either on IE or on Firefox;
2、People can logon gmailtalk on every browser window,not just inside Gmail. only inside Gmail you can chat is a bad idea.You must make gmailchat seperate from Gmail, just as a little web page on every web page they want.
3、People viewing the same page can list on WebChat's some list and can just talk to each other if they want.(they can set this setting open or close for anyone to talk to them)
so it a good way for people who having the same interest to REALLY easy to chat to each other.
so I write it in Chinese below, in case you guys don't know English(possible?)
GTalk很好用,可就是没人用,为什么?很简单,市场已经被其他的IM占领了。用户已经有了MSN、QQ、Yahoo通等等一堆即时通讯工具,为什么还要选GTalk?就算GTalk做的很好,并且声称可以与其他的IM有开放的接口,但是也没用,大的IM厂商根本不会跟你做,所以GTalk短时间内是没办法做好的。
有一个思路或许可以借鉴一下就是Google Notes的思路,既然GTalk已经有Web版本了,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嵌在Gmail里面呢?完全可以拿出来做成一个像GNote一样的Web页面插件(不是控件),可以在任何页面上一键呼出,可以登录,可以与访问这个页面的其他用户交谈(这个有点像另外一个东西,忘了)。做成完全不用安装的网页插件, GTalk会普及的很快。
觉得这个一定很好。GTalk很好用,可就是没人用,为什么?很简单,市场已经被其他的IM占领了。用户已经有了MSN、QQ、Yahoo通等等一堆即时通讯工具,为什么还要选GTalk?就算 GTalk做的很好,并且声称可以与其他的IM有开放的接口,但是也没用,大的IM厂商根本不会跟你做,所以GTalk短时间内是没办法做好的。
有一个思路或许可以借鉴一下就是Google Notes的思路,既然GTalk已经有Web版本了,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嵌在Gmail里面呢?完全可以拿出来做成一个像GNote一样的Web页面插件(不是控件),可以在任何页面上一键呼出,可以登录,可以与访问这个页面的其他用户交谈(这个有点像另外一个东西,忘了)。做成完全不用安装的网页插件, GTalk会普及的很快。
觉得这个一定很好。
(View it on http://yangjianhua.blogspot.com/)
GTalk的44000
注:一开始看还以为是GTalk和电视剧《4400》的关系呢,没想到啊没想到,GTalk居然……
Yahoo!自从正式承认在搜索方面不如Google后,它走的是一条看起来与创新没什么关系的路,它的策略比较另类。 与Google鲜明的"多而快"的产品策略相比,在过去一年里,Yahoo!似乎默默无闻,并没有跟风推出令我们眼前一亮的产品。但这并不能说明 Yahoo!处于多大的劣势,因为不要忘记了Yahoo仍然是互联网上最流行的网站,它所拥有的用户数量非常庞大,并且忠诚度很高。在搜索方面, Google明显要领先于Yahoo!,但在非搜索方面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更厉害 。
纽约时报给出了美国市场的一份统计报告,结果表明了Google在非搜索领域几乎完全败在了Yahoo!手下。首先要注意的是,美国市场是Google和Yahoo!的大本营,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大PK是比较公平的。下面统计的是Google和Yahoo!于2006年6月的电子邮件、新闻网站、即时通讯软件、地图服务及社交网站的美国用户数量(1代表1000)。

Yahoo! Mail用户明显要多于Gmail,这在本站之前的文章里也说过了。Yahoo! News更是高居首位,与榜尾的Google News形成巨大的反差。在这两项,Yahoo!胜出。

Yahoo! Maps与Google Maps用户相若,这个没什么好说的。Yahoo!的IM软件在国内不太流行,但在美国就很不一样,尤其是最近与MSN Messenger进行互通后,相信用户数量将会继续增多。大家留意Gtalk(指的是独立版Gtalk,不含Gmail Chat),竟然在美国只有44000个用户?!这个数据的确令人难以置信。因为Gtalk推出已经接近一年了。
由于这个数据出自著名的网络调查机构comScore,因此它具备相当的权威性。在OM的网站上, 我找到了对于44000这个可怕的数据的官方解释。comScore的调查显示,在全球范围内Gtalk拥有7126000个用户,而其中有3百万用户是 每天都使用Gtalk的,即不到一半。在美国大概有976000个用户安装了Gtalk,但只有44000人是活跃用户。因此44000指的是美国的 Gtalk在线用户。尽管这样的解释比较合理,但44000还是令人大跌眼镜。
很明显,Yahoo!再次胜出。

最后比较的是社交网站,即Yahoo! 360和Google的Orkut,毫无意外地,Orkut大幅度落后。Yahoo!再次胜出。
上面的数据反映了在非搜索领域,Yahoo!和之前一样, 仍然打败了Google。尤其是Gtalk,令人难以置信只有这么少的活跃用户。这还是在美国,Google的大本营。当然,用的人少并不代表Gtalk 很烂,但却真实地反映了Gtalk急需改进,才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当一个即时通讯软件没有用户的时候,它就会变得毫无实际意义了,毕竟通讯是双向的事 情。
其实除了Orkut外,上面统计的Google服务都是我比较常用的。我自己平时也没有使用Gtalk(独立版)的习惯,我使用得最多的是Gmail里集成的Chat。你们呢?
非搜索大PK:Yahoo!完胜Google
由. Ken Wong 将文章归档于 G源共享
纽约时报给出了美国市场的一份统计报告,结果表明了Google在非搜索领域几乎完全败在了Yahoo!手下。首先要注意的是,美国市场是Google和Yahoo!的大本营,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大PK是比较公平的。下面统计的是Google和Yahoo!于2006年6月的电子邮件、新闻网站、即时通讯软件、地图服务及社交网站的美国用户数量(1代表1000)。
Yahoo! Mail用户明显要多于Gmail,这在本站之前的文章里也说过了。Yahoo! News更是高居首位,与榜尾的Google News形成巨大的反差。在这两项,Yahoo!胜出。
Yahoo! Maps与Google Maps用户相若,这个没什么好说的。Yahoo!的IM软件在国内不太流行,但在美国就很不一样,尤其是最近与MSN Messenger进行互通后,相信用户数量将会继续增多。大家留意Gtalk(指的是独立版Gtalk,不含Gmail Chat),竟然在美国只有44000个用户?!这个数据的确令人难以置信。因为Gtalk推出已经接近一年了。
由于这个数据出自著名的网络调查机构comScore,因此它具备相当的权威性。在OM的网站上, 我找到了对于44000这个可怕的数据的官方解释。comScore的调查显示,在全球范围内Gtalk拥有7126000个用户,而其中有3百万用户是 每天都使用Gtalk的,即不到一半。在美国大概有976000个用户安装了Gtalk,但只有44000人是活跃用户。因此44000指的是美国的 Gtalk在线用户。尽管这样的解释比较合理,但44000还是令人大跌眼镜。
很明显,Yahoo!再次胜出。
最后比较的是社交网站,即Yahoo! 360和Google的Orkut,毫无意外地,Orkut大幅度落后。Yahoo!再次胜出。
上面的数据反映了在非搜索领域,Yahoo!和之前一样, 仍然打败了Google。尤其是Gtalk,令人难以置信只有这么少的活跃用户。这还是在美国,Google的大本营。当然,用的人少并不代表Gtalk 很烂,但却真实地反映了Gtalk急需改进,才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当一个即时通讯软件没有用户的时候,它就会变得毫无实际意义了,毕竟通讯是双向的事 情。
其实除了Orkut外,上面统计的Google服务都是我比较常用的。我自己平时也没有使用Gtalk(独立版)的习惯,我使用得最多的是Gmail里集成的Chat。你们呢?
摘录一条新闻在这里,跟我曾经的一个想法有类似之处
網路720度看屋 不用出門一指搞定
更新日期:
2006/10/18 07:32記者:趙國成
利用全新的數位虛擬科技,讓有買屋看屋需求的民眾,擁有720度的立體環繞全景,可供觀賞,比起過去更有身歷其境的空間感,另外也利用網路,推出電腦出價的方式,讓消費者在公開透明的機制下,不會有私相受授的損失。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1017/8/5emu.html
2006年10月17日星期二
GTalk的扩展思路
GTalk很好用,可就是没人用,为什么?很简单,市场已经被其他的IM占领了。用户已经有了MSN、QQ、Yahoo通等等一堆即时通讯工具,为什么还要选GTalk?就算GTalk做的很好,并且声称可以与其他的IM有开放的接口,但是也没用,大的IM厂商根本不会跟你做,所以GTalk短时间内是没办法做好的。
有一个思路或许可以借鉴一下就是Google Notes的思路,既然GTalk已经有Web版本了,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嵌在Gmail里面呢?完全可以拿出来做成一个像GNote一样的Web页面插件(不是控件),可以在任何页面上一键呼出,可以登录,可以与访问这个页面的其他用户交谈(这个有点像另外一个东西,忘了)。做成完全不用安装的网页插件,GTalk会普及的很快。
觉得这个一定很好。
有一个思路或许可以借鉴一下就是Google Notes的思路,既然GTalk已经有Web版本了,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嵌在Gmail里面呢?完全可以拿出来做成一个像GNote一样的Web页面插件(不是控件),可以在任何页面上一键呼出,可以登录,可以与访问这个页面的其他用户交谈(这个有点像另外一个东西,忘了)。做成完全不用安装的网页插件,GTalk会普及的很快。
觉得这个一定很好。
2006年10月13日星期五
Google的影集Picasa

可能是看到Flickr推广的不错,Google也推出影集了,与Google图象软件Picasa集成的PicasaWeb用了一下,发现还是挺不错的。
有Gmail帐户就可以直接使用PicasaWeb,网址为http://picasaweb.google.com,与Flickr相比,使用Google Picasa软件上传图片,更有优势,比如一张5M的图片,传到Flickr的话,时间会很长,虽然Flickr可以在服务端进行处理,将图片压缩后使显示速度更快,但是毕竟需要先将图片上传上去;而使用Picasa软件,就可以在本地先进行压缩,然后上传较小的图片。做过简单的测试,5M的文件,选择Medium Size 1024 pixels模式,上传上去之后只有100多K,可以说极大的优化了。这个非常重要,在网上传输、共享的文件,不需要太大的尺寸和清晰度,只要网上能共享就可以了;而要求用户自己对文件进行缩放,对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要求仍然高了;而通过Picasa本地压缩后在上传,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同样的,考虑YouTube这种类型的视频网站,如果采用客户端处理、统一格式后再上传的话,应该会理想很多。
2006年9月29日星期五
2006年9月28日星期四
2006年9月26日星期二
订阅:
博文 (Atom)